数据湖(三):Hudi 概念术语
liuian 2025-05-16 14:46 14 浏览
Hudi 概念术语
一、Timeline
Hudi 数据湖可以维护很多张表,与 Hive 类似,数据存储在 HDFS 不同的目录结构中。Hudi 维护了表在不同时刻执行的所有操作的 Timeline,这有助于提供表的瞬时视图。
Timeline 是 HUDI 用来管理提交(commit)的抽象,每个 commit 都绑定一个固定时间戳,分散到时间线上。在 Timeline 上,每个 commit 被抽象为一个 HoodieInstant(Hoodie 瞬时时刻),一个 instant 记录了一次提交(commit)的行为、时间戳、和状态,也就是说每个 HoodieInstant 包含 Action、Time、State 三个部分,下面介绍每个 HoodieInstant 对应的这三个部分。
- Instant Action
Instant Action 指的是对 Hudi 表执行的操作类型,目前包括 COMMITS、CLEANS、DELTA_COMMIT、COMPACTION、ROLLBACK、SAVEPOINT 这 6 种操作类型。
1)Commits:表示一批记录原子性的写入到一张表中。
2)Cleans:清除表中不再需要的旧版本文件。
3)Delta_commit:增量提交指的是将一批记录原子地写入 MergeOnRead 类型表,其中一些/所有数据都可以写入增量日志。
4)Compaction:将行式文件转化为列式文件。
5)Rollback:Commits 或者 Delta_commit 执行不成功时回滚数据,删除期间产生的任意文件。
6)Savepoint:将文件组标记为“saved”,cleans 执行时不会删除对应的数据。
- Instant Time
Instant Time 表示一个时间戳,这个时间戳必须是按照 Instant Action 开始执行的时间顺序单调递增的。
- Instant State
Instant State 表示在指定的时间点(Instant Time)对 Hudi 表执行操作(Instant Action)后,表所处的状态,目前包括 REQUESTED(已调度但未初始化)、INFLIGHT(当前正在执行)、COMPLETED(操作执行完成)这 3 种状态。
HUDI 的读写 API 通过 Timeline 的接口可以方便的在 commits 上进行条件筛选,对 history 和 on-going 的 commit 应用各种策略,快速筛选出需要操作的目标 commit。
下面结合官网中给出的例子理解下 Timeline,例子场景是,在 10:00~10:20 之间,要对一个 Hudi 表执行 Upsert 操作,操作的频率大约是 5 分钟执行一次,每次操作执行完成,会看到对应这个 Hudi 表的 Timeline 上,有一系列的 Commit 元数据生成。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在指定的时刻对这些 COMMIT 进行 CLEANS 和 COMPACTION 操作,这两个操作都是在后台完成,其中在 10:05 之后执行了一次 CLEANS 操作,10:10 之后执行了一次 COMPACTION 操作。
我们看到,从数据生成到最终到达 Hudi 系统,可能存在延迟,如上图数据大约在 07:00、08:00、09:00 时生成,数据到达大约延迟了分别 3、2、1 小时多,最终生成 COMMIT 的时间才是 Upsert 的时间。通过使用 Timeline 来管理,当增量查询 10:00 之后的最新数据时,可以非常高效的找到 10:00 之后发生过更新的文件,而不必根据延迟时间再去扫描更早时间的文件,比如这里,就不需要扫描 7:00、8:00 或 9:00 这些时刻对应的文件(Buckets)。
二、文件格式及索引
Hudi 将表组织成 HDFS 上某个指定目录(basepath)下的目录结构,表被分成多个分区,分区是以目录的形式存在,每个目录下面会存在属于该分区的多个文件,类似 Hive 表,每个 Hudi 表分区通过一个分区路径(partitionpath)来唯一标识。
在每个分区下面,通过文件分组(file groups)的方式来组织,每个分组对应一个唯一的文件 ID。每个文件分组中包含多个文件分片(file slices)(一个新的 base commit time 对应一个新的文件分片,实际就是一个新的数据版本),每个文件分片包含一个 Base 文件(*.parquet),这个文件是在执行 COMMIT/COMPACTION 操作的时候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了几个日志文件(*.log.*),日志文件中包含了从该 Base 文件生成以后执行的插入/更新操作。
Hudi 采用 MVCC 设计,当执行 COMPACTION 操作时,会合并日志文件和 Base 文件,生成新的文件分片。CLEANS 操作会清理掉不用的/旧的文件分片,释放存储空间。
Hudi 会通过记录 Key 与分区 Path 组成 Hoodie Key,即 Record Key+Partition Path,通过将 Hoodie Key 映射到前面提到的文件 ID,具体其实是映射到 file_group/file_id,这就是 Hudi 的索引。一旦记录的第一个版本被写入文件中,对应的 Hoodie Key 就不会再改变了。
HUDI 的 Base file(parquet 文件)在根目录中的”
.hoodie_partition_metadata”去记录了 record key 组成的 BloomFilter,用于在 file based index 的实现中实现高效率的 key contains 检测,决定数据是新增还是更新。
三、表类型
Hudi 提供了两种表格式,Copy On Write Table (COW)和 Merge On Read Table(MOR),他们会在数据的写入和查询性能上有所不同。
1、Copy On Write - COW
Copy On Write 简称 COW,在数据写入的时候,复制一份原来的拷贝,在其基础上添加新数据,生成一个新的持有 base file (*.parquet,对应写入的 instant time)的 File Slice,数据存储格式为 parquet 列式存储格式。用户在读取数据时,会扫描所有最新的 File Slice 下的 base file。
如上图,每一个颜色都包含了截至到其所在时间的所有数据。老的数据副本在超过一定的个数限制后,将被删除(
hoodie.cleaner.commits.retained 参数配置,保留几个历史版本,不包含最后一个版本,默认 10 个)。这种类型的表,没有 compact instant,因为写入时相当于已经 compact 了。
- 优点
读取时只需要读取对应分区的一个数据文件即可,比较高效。
- 缺点
数据写入的时候,需要复制一个先前的副本再在其基础上生成新的数据文件,这个过程比较耗时,且由于耗时,读请求读取到的数据相对就会滞后。
2、Merge On Read - MOR
Merge On Read 简称 MOR,使用列式存储(parquet)和行式存储(arvo)混合的方式来存储数据。更新时写入到增量(Delta)文件中,之后通过同步或异步的 COMPACTION 操作,生成新版本的列式格式文件。
Merge-On-Read 表存在列式格式的 Base 文件,也存在行式格式的增量(Delta)文件,新到达的更新都会写到增量日志文件中(log 文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COMPACTION 操作来将增量文件合并到 Base 文件上。
通过参数”hoodie.compact.inline”来开启是否一个事务完成后执行压缩操作,默认不开启。通过参数“
hoodie.compact.inline.max.delta.commits”来设置提交多少次合并 log 文件到新的 parquet 文件,默认是 5 次。这里注意,以上两个参数都是针对每个 File Slice 而言。我们同样可以控制“
hoodie.cleaner.commits.retained”来保存有多少 parquet 文件,即控制 FileSlice 文件个数。
上图中,每个文件分组都对应一个增量日志文件(Delta Log File)。COMPACTION 操作在后台定时执行。会把对应的增量日志文件合并到文件分组的 Base 文件中,生成新版本的 Base 文件。
对于查询 10:10 之后的数据的 Read Optimized Query,只能查询到 10:05 及其之前的数据,看不到之后的数据,查询结果只包含版本为 10:05、文件 ID 为 1、2、3 的文件;但是 Snapshot Query 是可以查询到 10:05 之后的数据的。
Read Optimized Query 与 Snapshot Query 是两种不同的查询类型,后文会解释到。
- 优点
由于写入数据先写 delta log,且 delta log 较小,所以写入成本较低。
- 缺点
需要定期合并整理 compact,否则碎片文件较多。读取性能较差,因为需要将 delta log 和 老数据文件合并。
3、COW&MOR 对比
四、查询类型
Hudi 数据查询对应三种查询类型,三种查询类型区别如下:
- Snapshot Query
读取所有 Partition 下每个 FileGroup 最新的 FileSlice 中的文件,Copy On Write 表读 Base(Parquet 格式)文件,Merge On Read 表读 Base(Parquet 格式)文件+Log(Avro)格式文件,也就是说这种查询模式是将到当前时刻所有数据都读取出来,如果有更新数据,读取的也是更新后数据,例如:MOR 模式下,读取对应的 Base+Log 文件就是读取当前所有数据更新后的结果数据。
- Incremantal Query
无论 Hudi 表模式是 COW 或者是 MOR 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查询指定时间戳后的增量数据,需要由用户指定一个时间戳。
- Read Optimized Query
这种模式只能查询列式格式 Base 文件中的最新数据。对于 COW 表模式,读取数据与 Snapshot 模式一样。对于 MOR 模式的数据,读取数据只会读取到 Base 文件列式数据,不会读取 Log 文件 Avro 格式数据。
相关推荐
- Springboot 整合 Websocket 轻松实现IM及时通讯
-
一、方案实践集成分为三步:添加依赖、增加配置类和消息核心类、前端集成。1.1、添加依赖<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
- SpringBoot扩展——应用Web Socket!
-
应用WebSocket目前,网络上的即时通信App有很多,如QQ、微信和飞书等,按照以往的技术来说,即时功能通常会采用服务器轮询和Comet技术来解决。HTTP是非持久化、单向的网络协议,在建立连接...
- 【Spring Boot】WebSocket 的 6 种集成方式
-
介绍由于前段时间我实现了一个库【SpringCloud】一个配置注解实现WebSocket集群方案以至于我对WebSocket的各种集成方式做了一些研究目前我所了解到的就是下面这些了(就一个破w...
- SpringBoot生产级WebSocket集群实践,支持10万连接!
-
1、问题背景智慧门诊系统旨在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面临的三长一短(挂号、看病、取药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的问题。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实时智能一体化,整合完善医院工作流程。围绕门诊看病的各个环节,让...
- Spring Boot3 中 WebSocket 实现数据实时通信全解析
-
各位互联网大厂的开发同仁们,在如今的互联网应用开发中,实时通信功能越来越重要。比如在线聊天、数据推送、实时通知等场景,都离不开高效的实时通信技术。而WebSocket作为一种高效的双向通信协议,在...
- Java WebSocket 示例(java nio websocket)
-
一、环境准备1.依赖配置(Maven)在pom.xml中添加WebSocket依赖:xml<!--SpringBootWebSocket--><dependen...
- Spring Boot整合WebSocket:开启实时通信之旅
-
SpringBoot整合WebSocket:开启实时通信之旅今天咱们来聊聊SpringBoot整合WebSocket这件大事儿。说到实时通信,你是不是第一时间想到QQ、微信这些聊天工具?没错,We...
- Spring Boot3 竟能如此轻松整合 WebSocket 技术,你还不知道?
-
在当今互联网大厂的软件开发领域,实时通信的需求愈发迫切。无论是在线聊天应用、实时数据更新,还是协同办公系统,都离不开高效的实时通信技术支持。而WebSocket作为一种能够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持...
- Spring Boot集成WebSocket(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
-
一、基础配置依赖引入<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
- Springboot下的WebSocket开发(springboot websocket server)
-
今天遇到一个需求,需要对接第三方扫码跳转。一种方案是前端页面轮询后端服务,但是这种空轮询会虚耗资源,实时性比较差而且也不优雅。所以决定使用另一种方案,websocket。以前就知道websocket,...
- springboot websocket开发(java spring boot websocket)
-
maven依赖SpringBoot2.0对WebSocket的支持简直太棒了,直接就有包可以引入<dependency><groupId>org....
- Python界面(GUI)编程PyQt5窗体小部件
-
一、简介在Qt(和大多数用户界面)中,“小部件”是用户可以与之交互的UI组件的名称。用户界面由布置在窗口内的多个小部件组成。Qt带有大量可用的小部件,也允许您创建自己的自定义和自定义小部件。二、小部件...
- 实战PyQt5: 014-下拉列表框控件QComboBox
-
QComboBox简介QComboBox下拉列表框,是一个集按钮和下拉列表选项于一体的部件。QComboBox提供了一种向用户呈现选项列表的方式,其占用最小量的屏幕空间。QComboBox中的常用方法...
- Python小白逆袭!7天吃透PyQt6,独立开发超酷桌面应用
-
PythonGUI编程:PyQt6从入门到实战的全面指南在Python的庞大生态系统中,PyQt6作为一款强大的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编程框架,为开...
- 如何用 PyQt6 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的 SQLite 数据库管理工具
-
如何使用PyQt6和qt_material库,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的SQLite数据库管理工具,轻松管理和查询SQLite数据库。一、目标数据库连接与表管理:支持连接SQLite数据库...
- 一周热门
-
-
Python实现人事自动打卡,再也不会被批评
-
【验证码逆向专栏】vaptcha 手势验证码逆向分析
-
Psutil + Flask + Pyecharts + Bootstrap 开发动态可视化系统监控
-
一个解决支持HTML/CSS/JS网页转PDF(高质量)的终极解决方案
-
再见Swagger UI 国人开源了一款超好用的 API 文档生成框架,真香
-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怎么弄
-
C++ std::vector 简介
-
系统C盘清理:微信PC端文件清理,扩大C盘可用空间步骤
-
10款高性能NAS丨双十一必看,轻松搞定虚拟机、Docker、软路由
-
python使用fitz模块提取pdf中的图片
-
- 最近发表
-
- Springboot 整合 Websocket 轻松实现IM及时通讯
- SpringBoot扩展——应用Web Socket!
- 【Spring Boot】WebSocket 的 6 种集成方式
- SpringBoot生产级WebSocket集群实践,支持10万连接!
- Spring Boot3 中 WebSocket 实现数据实时通信全解析
- Java WebSocket 示例(java nio websocket)
- Spring Boot整合WebSocket:开启实时通信之旅
- Spring Boot3 竟能如此轻松整合 WebSocket 技术,你还不知道?
- Spring Boot集成WebSocket(springboot集成websocket)
- Springboot下的WebSocket开发(springboot websocket server)
- 标签列表
-
- python判断字典是否为空 (50)
- crontab每周一执行 (48)
- aes和des区别 (43)
- bash脚本和shell脚本的区别 (35)
- canvas库 (33)
- dataframe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35)
- gitlab日志 (33)
- lua xpcall (36)
- blob转json (33)
- python判断是否在列表中 (34)
- python html转pdf (36)
- 安装指定版本npm (37)
- idea搜索jar包内容 (33)
- css鼠标悬停出现隐藏的文字 (34)
- linux nacos启动命令 (33)
- gitlab 日志 (36)
- adb pull (37)
- table.render (33)
- python判断元素在不在列表里 (34)
- python 字典删除元素 (34)
- vscode切换git分支 (35)
- python bytes转16进制 (35)
- grep前后几行 (34)
- hashmap转list (35)
- c++ 字符串查找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