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Mark后用!8分钟读懂 Python 性能优化
liuian 2025-01-01 21:37 51 浏览
从本文总结了Python开发时,遇到的性能优化问题的定位和解决。
概述:
性能优化的原则——优化需要优化的部分。
性能优化的一般步骤:
首先,让你的程序跑起来结果一切正常。然后,运行这个结果正常的代码,看看它是不是真的很慢。第三,如果很慢,找出占用大部分时间的代码。一个全面的测试用例可以保证未来的优化不会改变你程序的正确性。简单说,就是:
- 写代码
- 检查代码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 分析慢不慢
- 优化
- 返回第二步继续
某些优化等同于好的编程风格,这些应该在你学编程语言的时候就学会,比如,把那些循环内不会改变的值的计算过程移动到循环外。
1、使用列表生成式——简洁快速生成新列表
老代码:
cube_numbers = []
for n in range(0,10):
if n % 2 == 1:
cube_numbers.append(n**3)
新代码:
cube_numbers = [n**3 for n in range(1,10) if n%2 == 1]
在代码量较少的时候,这两种方法可能差不多,但代码量多一些,可就不一样了。
2、尽量使用内置的方法
Python有很多内置的方法,你可以写高质量、高效的代码,但这也很难打败内置的库。这些代码已经被优化和严格测试过,查看内置方法列表,看看你是否重复造轮子了。
3、使用xrange()而不是range()
在Python2中,使用xrange()而非range()可以避免在循环中,在内存中存储所有数字,xrange()返回的是一个生成器,当循环这个对象时,在内存中仅仅保存当前对象。
想查看一个对象的内存占用,可以使用:
import sys
numbers = range(1,10000)
print(sys.getsizeof(numbers))
在Python3中使用range(),相当于Python2中的xrange()
4、考虑自己写生成器
前面几点提到了一般的优化模式,即,生成器能用就用。生成器允许我们一次返回一个对象,而不是所有对象。如前所述,xrange()正是一个Python2中实现的生成器,Python3中的range()也是生成器。
如果你工作中使用列表,考虑写自己的生成器,以使用这种延迟加载和高效的内存利用方法。生成器在读大量文件时尤其有用,处理大块文件而不必担心其大小,因为生成器的存在而成为可能。
import requests
import re
def get_pages(link):
pages_to_visit = []
pages_to_visit.append(link)
pattern = re.compile('https?')
while pages_to_visit:
current_page = pages_to_visit.pop(0)
page = requests.get(current_page)
for url in re.findall('<a href="([^"]+)">', str(page.content)):
if url[0] == '/':
url = current_page + url[1:]
if pattern.match(url):
pages_to_visit.append(url)
yield current_page
webpage = get_pages('http://www.example.com')
for result in webpage:
print(result)
该例子每次只返回一个页面并执行某种操作,在上述代码中,是打印链接。
如果没有生成器,则需要在开始处理之前,同时获取、处理或者收集所有链接。这样的代码更干净,更快,更容易测试。
5、检查元素存在尽可能用in
检查列表中的成员,使用in更快一些。
for name in member_list:
print('{} is a member'.format(name))
6、局部导入模块
最开始学Python时,我们可能习惯于在代码最前面导入所有我们想使用的模块,甚至用字母顺序排序。。。这种方式让你可以轻松地看到你的代码用了哪些模块,但是,坏处是你所有的导入都在最开始被加载了。(此处不太赞同原文中说的,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频繁调用的方法,在方法内部局部导入,岂不是重复加载)
原文对这种方法的好处的解释是:该做法有助于均匀的分配模块的加载时间,可以减少内存使用量的峰值。
还是那句话,视情况而定。
7、使用集合
过多的循环会给服务器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假设你想得到在两个列表中的相同的值,你可以使用多重循环,像这样:
a = [1,2,3,4,5]
b = [2,3,4,5,6]
overlaps = []
for x in a:
for y in b:
if x==y:
overlaps.append(x)
print(overlaps)
这个代码可以输出正确结果,但时间复杂度是O(n^2) ,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替换:
print(set(a) & set(b))
集合是利用Hash算法实现的无序不重复元素集。涉及到如上的,对list求交、并、差、异或,可以转换为set进行操作,如下:
- s.union(t): s&t, 平均时间复杂度:O(len(s)+ len(t))
- s.intersection(t): s|t 最差时间复杂度同上
- s.difference(t) s-t 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en(s))
- s.symmetric_difference(t) 平均时间复杂度O(len(s)),最差时间复杂度为O(len(s)*len(t))
使用set代替使用list进行运算,速度和内存占用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8、变量赋值
使用如下方式,优雅的赋值:
first_name, last_name, city = "Kevin", "Cunningham", "Brighton"
交换两个变量的值,你可以:
x, y = y, x
比下面的这种方式,既优雅,内存占用又少。
temp = x
x = y
y = temp
9、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尽量不使用全局变量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模式,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对作用域的跟踪,防止不必要的内存使用。而且,Python检索局部变量比全局变量更快,所以请尽可能避免使用全局关键字。
10、使用join()连接字符串
在Python中,字符串是不可变类型,你可以使用+来连接字符串,但是+操作每次都要创建新字符串并且复制旧的内容过去。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数组array模块修改单个字符,然后使用join来重新创建结果字符串。
+方法:
new = "This" + "is" + "going" + "to" + "require" + "a" + "new" + "string" + "for" + "every" + "word"
print(new)
得到:
Thisisgoingtorequireanewstringforeveryword
而使用join:
new = " ".join(["This", "will", "only", "create", "one", "string", "and", "we", "can", "add", "spaces."])
print(new)
得到:
This will only create one string and we can add spaces.
可以看出,使用join()拼接字符串更优雅,更快速
11、保持Python的版本更新
Python的维护者对于使Python更快,鲁棒性更强有很大的热情。一般来说,每一个新版本都会提升Python的性能和安全性。但是,要保证你所用的库在新版Python上也能用。
12、无限循环中,用 while 1
如果你在听socket,那么你可能想使用无限循环。平时大家会用while True, 这有用,但是你可以使用更轻便的 while 1来达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13、换种方式
一旦你在你的应用中使用一种编程方式,你可能会复用、再复用这一种方法。但是,多实验集中不同的方法可以让你看到哪种实现更好。这不仅会让你学习和思考你写的代码的方式,而且还会让你更有创新精神,想想你如何能更有创造性的用新方法来实现更快更稳定的结果。
简言之:花式写代码,多骚,多测,最后稳如老狗。
14、尽可能早的离开
当你知道某个方法执行到无法再做有意义的工作时,尝试离开,这样可以减少缩进,增加可读性,还避免了嵌套:
老代码:
if positive_case:
if particular_example:
do_something
else:
raise exception
新代码:
if not positive_case:
raise exception
if not particular_example:
raise exception
do_something
当我们用很多组输入去测试时,会发现新代码中抛出异常更早,而且你不需要一直梳理这些条件中的逻辑链。
15、了解itertools
itertools 是个大宝贝。如果你没听过,那么Python的一大部分标准库你就错过了。你可以使用itertools中的方法快速、优雅、内存高效的创建方法。
好好看看文档,寻找教程以充分利用该库。(说的我想单独开一篇文章介绍一下了。。。)
其中一个例子是排列函数,假设你想生成列表['a', 'c', 'b']的全排列,你可以:
import itertools
iter = itertools.permutations(["a", "c", 'b'])
list(iter)
试试吧!贼有用,贼快。
16、使用装饰器缓存
记忆化是一种特定的缓存类型,可以优化软件的运行速度,一般来说,缓存保存着最近操作的结果,该结果可以被呈现为网页或者复杂计算的结果。(没太懂,原文如下)
Memoization is a specific type of caching that optimizes software running speeds. Basically, a cache stores the results of an operation for later use. The results could be rendered web pages or the results of complex calculations.
你可以自己尝试计算第100个Fibonacci数。
旧代码:
def fibonacci(n):
if n == 0: # There is no 0'th number
return 0
elif n == 1: # We define the first number as 1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2)
用上述办法计算fibonacci数时,你的电脑会发出轰鸣声,尤其是n较大的时候。。。
如果你使用标准库中的装饰器缓存,就不一样了:
import functools
@functools.lru_cache(maxsize=128)
def fibonacci(n):
if n == 0:
return 0
elif n == 1:
return 1
return fibonacci(n - 1) + fibonacci(n-2)
在Python中,装饰器使用别的方法并且延展其功能。我们使用@symbol这样的符号来标识使用装饰器的方法。在上述代码中,使用了functools.Iru_cache装饰器,将运行结果存入内存。
还有其他形式的装饰器,你也可以写自己的装饰器,但这个装饰器快而且是内置的。有多快?自己试试吧。
17、排序时使用keys
文中描述的方法:
import operator
my_list = [("Josh", "Grobin", "Singer"), ("Marco", "Polo", "General"), ("Ada", "Lovelace", "Scientist")]
my_list.sort(key=operator.itemgetter(0))
事实上我觉得sorted也是很好用的:
sorted_my_list = sorted(my_list, key=lambda x: x[0])
只能说,都可以吧。
18、不要为条件构造一个集合
你有时候是不是想把你的代码构建成这样:
if animal in set(animals):
上面这个主意看起来很合理。把animals里面的重复数据删掉,感觉上会更快
if animal in animals:
但是,即使列表中可能有很多项重复,解释器的优化程度仍然很高,以至于先set再检查in可能会减慢速度。一般来说,不使用set而是用下面的那种,总是更快的。
19、使用链表
Python 列表数据类型实现为数组。这意味着,在列表开头添加一个元素可能是非常费力的操作,因为每个元素都得移动。链表数据类型这下就派上用场了。不同于数组,链表中每一项都有和表中下一项的连接——由此得名。
列表需要实现分配好内存,这种分配代价高昂,浪费巨大,如果你提前不知道你要多大的数组,那更是如此。
链表允许你在你需要的时候才分配内存,每一项都被存在内存的不同部分,链接将这些项连接起来。
链表的问题是查找时间比较慢,需要做个彻底分析,来确定是不是更好的办法。
20、使用基于云的Python性能工具
当你在本地工作时,你可以用一些性能工具来定位你的项目的性能瓶颈。如果你的项目将会被部署到网上,就有点不同了。stackify(文章所在的网站,一波软广告)将让你看到你的网站在生产环境下的表现,也会提供代码分析,错误追踪,服务器指标等。
结论:
这些 tips 只是指出你的代码可能遇到的陷阱,和一些建议的解决方式,具体怎么优化,还是要你自己去考虑。不管怎么样,性能优化之路,就从此开始吧。
参考这些包,将代码转换为C或者机器码:
http://cython.org/
http://www.cosc.canterbury.ac.nz/~greg/python/Pyrex/
http://psyco.sourceforge.net/
http://www.scipy.org/Weave
http://code.google.com/p/shedskin/
http://pyinline.sourceforge.net/
相关推荐
- 第7章 Linux磁盘管理—磁盘格式化和挂载
-
提醒:本文为合集文章,后续会持续更新!关注我,每日提升!7.3 格式化磁盘分区磁盘分区虽然分好区了,但暂时还不能用,我们还须对每一个分区进行格式化。所谓格式化,其实就是安装文件系统,Windows下的...
- Linux三剑客之sed命令详解,小白也能看得懂!
-
sed全称为StreamEDitor,行编辑器,同时也是一种流编辑器,它一次处理一行内容。处理时,把当前处理的行存储在临时缓冲区中,称为“模式空间”(patternspace),接着用sed命令处...
- Rust语言介绍,新崛起的编程语言
-
Rust是一门系统编程语言,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能,近年来备受开发者关注,是近几年发展最迅猛的编程语言之一。据StackOverflow开发者调查显示,Rust连续第八年被评为最受喜爱的编程语言,...
- What does " 2>&1 " mean?
-
技术背景在Linux或Unix系统中,程序通常会将输出发送到两个地方:标准输出(stdout)和标准错误(stderr)。标准输出用于正常的程序输出,而标准错误则用于输出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
- 玩转命令行:7 个高效 Linux 命令技巧,助你事半功倍!
-
日常的运维、开发、测试过程中,Linux命令行无疑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界面之一。掌握一些不为人知但极具实用价值的命令技巧,不仅能大幅提升你的工作效率,更能在关键时刻帮你快速定位问题、批量处理任务、自动化...
- 作为测试人,如何优雅地查看Log日志?
-
作为一名测试工程师,测试工作中和Linux打交道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查看日志、定位Bug、修改文件、部署环境等。项目部署在Linux上,如果某个功能发生错误,就需要我们去排查出错的原因,所以熟练地掌握查...
- Linux新手必备:20个高效命令轻松掌握!
-
Linux基本命令使用指南在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中,Linux因其开放性、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开发环境中。作为技术人员,掌握Linux的基本命令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2...
- 如何在 Linux 中有效使用 history 命令?
-
在Linux中,每当你在终端输入一条命令并按下回车,这条命令就会被默默记录下来。而history命令的作用,就是让你回顾这些操作的足迹。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命令行日记本”,默认存储在用户主目录...
- Linux/Unix 系统中find命令用法
-
find是Linux/Unix系统中一个非常强大且灵活的命令,用于在目录层次结构中查找文件和目录。它允许你根据各种条件(如名称、类型、大小、权限、修改时间等)来搜索,并对找到的结果执行操作。基本...
- 阿里云国际站:如何通过日志分析排查故障?
-
本文由【云老大】TG@yunlaoda360撰写一、日志收集确定日志位置:应用程序日志:通常位于/var/log/或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下,例如Nginx的日志位于/var/log/ngi...
- Linux History命令:如何显示命令执行的日期和时间
-
在Linux系统中,history命令是一个简单却强大的工具,它允许用户查看和重用之前执行过的命令。然而,默认情况下,history命令的输出仅显示命令的序号和内容,并不包含命令执行的日期和时间。这对...
- 在R语言中使用正则表达式
-
有时候我们要处理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网页或是电邮资料,那么就需要用R来抓取所需的字符串,整理为进一步处理的数据形式。R语言中有一整套可以用来处理字符的函数,在之前的博文中已经有所涉及。但真正的...
- 网络安全实战:记一次比较完整的靶机渗透
-
0x01信息搜集nmap-sC-sV-p--A10.10.10.123-T4-oAnmap_friendzone访问80端口的http服务只发现了一个域名。0x02DNS区域传输因...
- Java程序员必备的Linux命令
-
Java程序员必备的Linux命令作为一名Java开发者,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与Linux服务器打交道。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Linux命令,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你在团队中显得更加专业。今天,我将带你...
- linux shell 笔记——1
-
shell的格式开头#!/bin/bash或者#!/bin/sh开头系统变量:HOME、HOME、HOME、PWD、SHELL、SHELL、SHELL、USER,PATH等等比方:echo$...
- 一周热门
-
-
Python实现人事自动打卡,再也不会被批评
-
Psutil + Flask + Pyecharts + Bootstrap 开发动态可视化系统监控
-
一个解决支持HTML/CSS/JS网页转PDF(高质量)的终极解决方案
-
【验证码逆向专栏】vaptcha 手势验证码逆向分析
-
再见Swagger UI 国人开源了一款超好用的 API 文档生成框架,真香
-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怎么弄
-
C++ std::vector 简介
-
python使用fitz模块提取pdf中的图片
-
《人人译客》如何规划你的移动电商网站(2)
-
Jupyterhub安装教程 jupyter怎么安装包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ython判断字典是否为空 (50)
- crontab每周一执行 (48)
- aes和des区别 (43)
- bash脚本和shell脚本的区别 (35)
- canvas库 (33)
- dataframe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35)
- gitlab日志 (33)
- lua xpcall (36)
- blob转json (33)
- python判断是否在列表中 (34)
- python html转pdf (36)
- 安装指定版本npm (37)
- idea搜索jar包内容 (33)
- css鼠标悬停出现隐藏的文字 (34)
- linux nacos启动命令 (33)
- gitlab 日志 (36)
- adb pull (37)
- table.render (33)
- uniapp textarea (33)
- python判断元素在不在列表里 (34)
- python 字典删除元素 (34)
- react-admin (33)
- vscode切换git分支 (35)
- python bytes转16进制 (35)
- grep前后几行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