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Vue3.2+TypeScript+Vite开发桌面端
liuian 2024-12-31 12:57 31 浏览
Electron可以让程序员重用Web的代码,使用HTML、CSS、JavaScript来构建桌面应用,并在不同平台上使用。
Electron官网上说:“比你想象的更简单”————“如果你可以建一个网站,你就可以建一个桌面应用程序。 Electron 是一个使用 JavaScript, HTML 和 CSS 等 Web 技术创建原生程序的框架,它负责比较难搞的部分,你只需把精力放在你的应用的核心上即可。”
Vue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设计为可以自底向上逐层应用。目前 Vue 已经成为继 Rect 之后最流行的前端开发框架。
我找到了一个插件:vite-plugin-electron,可以很方便的帮我们把 electron 和 vue 结合起来,开发起来非常方便。
目录结构设计
因为我们需要使用 Electron 和 vue 进行开发,因此我们把它们分开目录存储,基础目录结构如下:
- electron-main:主进程目录
- electron-preload:预加载代码目录,主要是定义桥接通信
- 其他文件:也就是 vue 初始化后的目录
目录结构这么设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使用的 vite-plugin-electron 插件需要使用这样的目录结构,目前还没有提供设置修改。
初始化项目目录
下面就开始初始项目
yarn create vite electron-desktop --template vue-ts
先使用 vite 创建 vue 项目,然后我们再将 electron 嵌入到里面
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先做一个本地 yarn 源的配置,防止下载库的时候出现异常。
配置.yarnrc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electron_mirror "https://npm.taobao.org/mirrors/electron/"
electron_builder_binaries_mirror "http://npm.taobao.org/mirrors/electron-builder-binaries/"
配置完下载源后,就可以安装 electron 了
安装Electron
yarn add -D electron electron-builder rimraf vite-plugin-electron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 electron-builder:打包工具
- rimraf:快速删除文件或目录工具
- vite-plugin-electron:vite 结合 electron 的库,关于这个插件可以参见 Vite 与 Electron 无缝衔接
-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electron 开发工具
vite-plugin-electron 插件是将 vite 和 electron 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让我们非常方便的结合 electron 和 vue,需要做一些指定的配置。
初始化electron项目
可以参考 electron 官网的快速开始项目
- 创建主进程目录和文件
// electron-main/index.ts
import { app, BrowserWindow } from 'electron';
import path from 'path';
const createWindow = () => {
const win = new BrowserWindow({
webPreferences: {
contextIsolation: false,
nodeIntegration: true,
preload: path.join(__dirname, '../electron-preload/index.js'),
},
});
if (app.isPackaged) {
win.loadFile(path.join(__dirname, '../index.html'));
} else {
// Use ['ENV_NAME'] avoid vite:define plugin
const url = `http://${process.env['VITE_DEV_SERVER_HOST']}:${process.env['VITE_DEV_SERVER_PORT']}`;
win.loadURL(url);
}
};
app.whenReady().then(() => {
createWindow();
app.on('activate', () => {
// On macOS it's common to re-create a window in the app when the
// dock icon is clicked and there are no other windows open.
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
app.quit();
}
});
需要注意引入的预加载文件应该是打包后的 js 文件,路径和 ts 文件路径相同,只要类型改为 js 即可。
- 创建预加载目录和文件
在预加载文件中我们打印一下系统平台
// electron-preload/index.ts
import os from 'os';
console.log(os.platform());
配置vite-electron
tsconfig.json
在 tsconfig.json 中监听 electron 相关文件和提示
"include": [..., "electron-main/**/*.ts", "electron-preload/**/*.ts"],
vite.config.ts配置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vue from '@vitejs/plugin-vue';
import * as path from 'path';
import electron from 'vite-plugin-electron';
import electronRenderer from 'vite-plugin-electron/renderer';
import polyfillExports from 'vite-plugin-electron/polyfill-expor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vue(),
electron({
main: {
entry: 'electron-main/index.ts',
},
preload: {
// Must be use absolute path, this is the limit of rollup
input: path.join(__dirname, './electron-preload/index.ts'),
},
}),
electronRenderer(),
polyfillExports(),
],
build: {
emptyOutDir: false, // 必须配置,否则electron相关文件将不会生成build后的文件
},
});
配置主进程和预加载脚本地址
package.json配置
{
"name": "electron-desktop",
"private": true,
"version": "1.0.0",
"main": "dist/electron-main/index.js",
"scripts": {
"dev": "vite",
"build": "rimraf dist && vite build && electron-builder"
},
"dependencies": {
"vue": "^3.2.25"
},
"devDependencies": {
"@vitejs/plugin-vue": "^2.3.1",
"electron": "^18.2.0",
"electron-builder": "^23.0.3",
"electron-devtools-installer": "^3.2.0",
"rimraf": "^3.0.2",
"typescript": "^4.5.4",
"vite": "^2.9.5",
"vite-plugin-electron": "^0.4.3",
"vue-tsc": "^0.34.7"
}
}
主要是增加入口文件,因为 electron 还没有原生支持 ts,因此目前还是必须加载 js 文件,所以入口文件我们配置为解析后的 js 文件路径:dist/electron-main/index.js,然后修改执行脚本,在 build 命令中增加 electron-builder 打包命令。
electron-builder打包配置
# package.json
{
......,
"build": {
"appId": "com.electron.desktop",
"productName": "ElectronVueVite",
"asar": true,
"copyright": "Copyright ? 2022 XingXingZaiXian",
"directories": {
"output": "release/${version}"
},
"files": [
"dist"
],
"mac":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target": [
"dmg"
]
},
"win": {
"target": [
{
"target": "nsis",
"arch": [
"x64"
]
}
],
"artifactName": "${productName}_${version}.${ext}"
},
"nsis": {
"oneClick": false,
"perMachine": false,
"allowToChangeInstallationDirectory": true,
"deleteAppDataOnUninstall": false
}
}
}
electron-builder 的配置我们有一篇专门的文章介绍,这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配置,按照需求配置即可。
到这里就配置好了所有的文件,接下来我们执行开发命令看一看效果。
yarn run dev
然后我们执行打包命令看一看效果
yarn run build
执行完后会生成两个目录:dist 和 release
dist 目录中生成的是前端打包文件,release 中生成的是 electron 打包文件,内容如下:
其中 win-uppacked 中生成的是无需安装的执行文件,将此目录直接压缩后就可以发送给别人,解压即可使用。ExectronVueVite_1.0.0.exe 文件是安装包,打开会显示安装过程,执行完安装过程后在系统的控制面板中的软件列表中可以看到该软件,也可以执行卸载。
打开后就是正常的软件界面
我们创建好了项目结构,那么在使用 Vue 开发 Electron 桌面应用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要了解,就是消息通信。在新版本的 electron 中,推荐使用上下文隔离方式进行内部进程通信,electron 官网有很详细的介绍和示例,这里我们只介绍一种方式,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通过查看官网示例来了解。
我们的示例是在 Vue 界面中显示当前系统平台。
注册上下文隔离接口
在 electron-preload/index.ts 中添加如下代码:
import os from 'os';
import { contextBridge } from 'electron';
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electronAPI', {
platform: os.platform(),
});
编写上下文隔离接口的typescript类型声明
通过 electron 注册的上下文隔离接口会添加给 window 对象,但是原始的 window 对象并不存在这些接口和属性,ts 就会报错,这时就需要我们为其编写ts类型声明文件.d.ts。
// src/types/global.d.ts
export interface IElectronAPI {
platform: string;
}
declare global {
interface Window {
electronAPI: IElectronAPI;
}
}
在Vue中调用接口
我们在 App.vue 中调用 window.electronAPI.platform 接口,把系统平台信息显示在界面上
// src/App.vue
<script setup lang="ts">
// This starter template is using Vue 3 <script setup> SFCs
// Check out https://vuejs.org/api/sfc-script-setup.html#script-setup
import HelloWorld from './components/HelloWorld.vue';
const platform = window.electronAPI.platform;
</script>
<template>
<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
<HelloWorld :msg="`Hello Vue 3 + TypeScript + Vite in ${platform}`" />
</template>
执行完以上步骤后,运行项目看一下效果。
相关推荐
- Python 中 必须掌握的 20 个核心函数——items()函数
-
items()是Python字典对象的方法,用于返回字典中所有键值对的视图对象。它提供了对字典完整内容的高效访问和操作。一、items()的基本用法1.1方法签名dict.items()返回:字典键...
- Python字典:键值对的艺术_python字典的用法
-
字典(dict)是Python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与列表同属可变序列,但采用完全不同的存储方式:定义方式:使用花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存储结构:以键值对(key-valuepair)...
- python字典中如何添加键值对_python怎么往字典里添加键
-
添加键值对首先定义一个空字典1>>>dic={}直接对字典中不存在的key进行赋值来添加123>>>dic['name']='zhangsan'>>...
- Spring Boot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详解与 Nacos 配置中心集成
-
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Boot中@ConfigurationProperties的详细用法,包括其语法细节、类型转换、复合类型处理、数据校验,以及与Nacos配置中心的集成方式。通过...
- Dubbo概述_dubbo工作原理和机制
-
什么是RPCRPC是RemoteProcedureCall的缩写翻译为:远程过程调用目标是为了实现两台(多台)计算机\服务器,互相调用方法\通信的解决方案RPC的概念主要定义了两部分内容序列化协...
- 再见 Feign!推荐一款微服务间调用神器,跟 SpringCloud 绝配
-
在微服务项目中,如果我们想实现服务间调用,一般会选择Feign。之前介绍过一款HTTP客户端工具Retrofit,配合SpringBoot非常好用!其实Retrofit不仅支持普通的HTTP调用,还能...
- SpringGateway 网关_spring 网关的作用
-
奈非框架简介早期(2020年前)奈非提供的微服务组件和框架受到了很多开发者的欢迎这些框架和SpringCloudAlibaba的对应关系我们要知道Nacos对应Eureka都是注册中心Dubbo...
- Sentinel 限流详解-Sentinel与OpenFeign服务熔断那些事
-
SentinelResource我们使用到过这个注解,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其中两个属性:value:资源名称,必填且唯一。@SentinelResource(value="test/get...
- 超详细MPLS学习指南 手把手带你实现IP与二层网络的无缝融合
-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老虎,今天的文章有点长,但是都是干货,耐心看下去,不会让你失望的哦!随着ASIC技术的发展,路由查找速度已经不是阻碍网络发展的瓶颈。这使得MPLS在提高转发速度方面不再具备明显的优势...
- Cisco 尝试配置MPLS-V.P.N从开始到放弃
-
本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协议,所以打算分两篇进行学习和记录,本文枯燥预警,配置命令在下一篇全为定义,其也是算我毕业设计的一个小挑战。新概念重点备注为什么选择该协议IPSecVPN都属于传统VPN传统VP...
- MFC -- 网络通信编程_mfc编程教程
-
要买东西的时候,店家常常说,你要是真心买的,还能给你便宜,你看真心就是不怎么值钱。。。----网易云热评一、创建服务端1、新建一个控制台应用程序,添加源文件server2、添加代码框架#includ...
- 35W快充?2TB存储?iPhone14爆料汇总,不要再漫天吹15了
-
iPhone14都还没发布,关于iPhone15的消息却已经漫天飞,故加紧整理了关于iPhone14目前已爆出的消息。本文将从机型、刘海、屏幕、存储、芯片、拍照、信号、机身材质、充电口、快充、配色、价...
- SpringCloud Alibaba(四) - Nacos 配置中心
-
1、环境搭建1.1依赖<!--nacos注册中心注解@EnableDiscoveryClient--><dependency><groupI...
- Nacos注册中心最全详解(图文全面总结)
-
Nacos注册中心是微服务的核心组件,也是大厂经常考察的内容,下面我就重点来详解Nacos注册中心@mikechen本篇已收于mikechen原创超30万字《阿里架构师进阶专题合集》里面。微服务注册中...
- 网络技术领域端口号备忘录,受益匪浅 !
-
你好,这里是网络技术联盟站,我是瑞哥。网络端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区分不同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标识符。每个端口号都是一个16位的数字,范围从0到65535。网络端口的主要功能是帮助网络设备(如计算机和服务器...
- 一周热门
-
-
【验证码逆向专栏】vaptcha 手势验证码逆向分析
-
Python实现人事自动打卡,再也不会被批评
-
Psutil + Flask + Pyecharts + Bootstrap 开发动态可视化系统监控
-
一个解决支持HTML/CSS/JS网页转PDF(高质量)的终极解决方案
-
再见Swagger UI 国人开源了一款超好用的 API 文档生成框架,真香
-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怎么弄
-
C++ std::vector 简介
-
飞牛OS入门安装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
系统C盘清理:微信PC端文件清理,扩大C盘可用空间步骤
-
10款高性能NAS丨双十一必看,轻松搞定虚拟机、Docker、软路由
-
- 最近发表
-
- Python 中 必须掌握的 20 个核心函数——items()函数
- Python字典:键值对的艺术_python字典的用法
- python字典中如何添加键值对_python怎么往字典里添加键
- Spring Boot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详解与 Nacos 配置中心集成
- Dubbo概述_dubbo工作原理和机制
- 再见 Feign!推荐一款微服务间调用神器,跟 SpringCloud 绝配
- SpringGateway 网关_spring 网关的作用
- Sentinel 限流详解-Sentinel与OpenFeign服务熔断那些事
- 超详细MPLS学习指南 手把手带你实现IP与二层网络的无缝融合
- Cisco 尝试配置MPLS-V.P.N从开始到放弃
- 标签列表
-
- python判断字典是否为空 (50)
- crontab每周一执行 (48)
- aes和des区别 (43)
- bash脚本和shell脚本的区别 (35)
- canvas库 (33)
- dataframe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35)
- gitlab日志 (33)
- lua xpcall (36)
- blob转json (33)
- python判断是否在列表中 (34)
- python html转pdf (36)
- 安装指定版本npm (37)
- idea搜索jar包内容 (33)
- css鼠标悬停出现隐藏的文字 (34)
- linux nacos启动命令 (33)
- gitlab 日志 (36)
- adb pull (37)
- python判断元素在不在列表里 (34)
- python 字典删除元素 (34)
- vscode切换git分支 (35)
- python bytes转16进制 (35)
- grep前后几行 (34)
- hashmap转list (35)
- c++ 字符串查找 (35)
- mysql刷新权限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