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服务端-扩展配置
liuian 2025-08-03 06:02 16 浏览
Mysql-服务端-扩展配置
扩展配置
max_connections
允许最大连接数,默认100,最大16384。这个根据性能调节,如果3000连接就会导致mysql的资源不够,那就给3000.因为再给多了,就会导致其它连接的资源被抢占。
建议:
根据需求来看,一般2核4G机器填写1000,16核64G填写5000。
测试运行后,查询当前所有连接数和服务器负载情况。若连接数满了,但负载还不是很大,可以加大连接数。
查询配置:statusThreads就是连接数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max_connections=5000
connect_timeout
建立三次握手的超时时间,可能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网络问题导致的链接超时,单位秒。
查询配置: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connect_timeout=10
interactive_timeout|wait_timeout
控制连接最大空闲时长的参数。默认28800,也就是8小时,单位秒。
wait_timeout控制非交互,比如java程序的链接,interactive_timeout控制交互,比如mysql命令进行的操作。
建议:
通常情况下300秒就足够了,这样防止有些链接假死,不做操作单还占用链接。
查询: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timeout%';
在线配置:set global wait_timeout=300; | set global interactive_timeout=300;
配置文件:interactive_timeout = 300 | wait_timeout = 300
net_retry_count
如果读或写一个通信端口中断,mysql放弃前尝试连接的次数。在FreeBSD系统中此值应设置很高,因为FreeBSD内部中断被发送到所有线程去。
查询配置: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net_retry_count = 100
thread_concurrency
这个变量是针对Solaris系统的,设定为内核数的2倍。
如果设置这个变量的话,mysqld就会调用thr_setconcurrency()。这个函数使应用程序给同一时间运行的线程系统提供期望的线程数目。
查询配置: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thread_concurrency = 8
thread_cache_size|thread_stack
每一个客户端连接都会有一个与之对应的连接线程。在MySQL中实现了一个Thread Cache池,将空闲的连接线程存放其中,而不是完成请求后就销毁。
这样,当有新的连接请求时,MySQL首先会检查Thread Cache中是否存在空闲连接线程,如果存在则取出来直接使用,如果没有空闲连接线程,才创建新的连接线程。3G内存设置64个比较好
每个连接线程被创建时,MySQL给它分配的内存大小。当MySQL创建一个新的连接线程时,需要给它分配一定大小的内存堆栈空间,以便存放客户端的请求的Query及自身的各种状态和处理信息。thread_stack控制这个值。16G/32G机器设定512K,太小会有 Thread stack overrun 错误。
可以用sql语句show global status like 'Thread%';来查看参数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Threads_cached | 1 |
| Threads_connected | 1 |
| Threads_created | 2 |
| Threads_running | 1 |
+—————————-+———-+
Threads_cached,如果太大,证明一直在创建新的线程,可以将thread_cache_size调大。
查询配置:show variables like 'thread_%';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thread_cache_size = 64 | thread_stack = 1M
open_files_limit
mysql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数,不能超过 ulimt -n 看到的数值
查询配置: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参数:open_files_limit = 65535
max_connect_errors
实验参考
当客户端连接延迟超过connect_timeout定义的时间时,将会在performance_schema数据库下host_cache表中进行记录。
可以用use performance_schema;select * from host_cache\G;来查看SUM_CONNECT_ERRORS字段将会增加。
当超过的次数等于max_connect_errors定义的次数时,将会报错如下:
ERROR 1129 (HY000): Host ‘10.10.10.101’ is blocked because of many connection errors; unblock with ‘mysqladmin flush-hosts’
尽量去改善网络环境,或者将max_connect_errors值调大
查询配置: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_error%';
在线配置:set global max_connect_errors=3000;
配置文件参数:max_connect_errors = 3000
back_log
在MySQL的链接数达到max_connections时,当前无法处理新的请求,将存放到堆栈中,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back_log值不能超过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若超过则无效,查看当前系统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命令
cat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建议:
推荐设置为350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back_log';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back_log= 350
max_allowed_packet
mysql根据配置文件会限制server接收的数据包大小。
有时候大的插入和更新会被max_allowed_packet 参数限制掉,导致失败。
建议:
大部分情况下4M就足够了,如果还是不够慢慢加。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max_allowed_packet%';
在线配置:set global max_allowed_packet = 410241024*
配置文件:max_allowed_packet = 4M
ft_min_word_len
开启全文索引,默认关闭。根据需求开启,如果没使用全文索引,就不要开启。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ft_min_word_len = 1
auto_increment_increment|auto_increment_offset
这两个参数一般用在主主同步中,用来错开自增值, 防止键值冲突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auto_inc%';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1 | auto_increment_offset = 1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如果开启了主从复制,要设置为0,禁止用户创建函数,触发器。因为存储函数有可能导致主从的数据不一致。
如果只开启Binlog,没主从,则设置为1。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
log_bin_trust_function_creators = 1
read_buffer_size
MySQL读入缓冲区大小。对表进行顺序扫描的请求将分配一个读入缓冲区,MySQL会为它分配一段内存缓冲区。read_buffer_size变量控制这一缓冲区的大小。
如果对表的顺序扫描请求非常频繁,并且你认为频繁扫描进行得太慢,可以通过增加该变量值以及内存缓冲区大小提高其性能
建议:
8G机器可以设置此参数为1M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read_buffer_sizes = 4M
performance_schema
5.5版本以后默认打开,用于收集性能参数,在实例中也会有对应名称的一个库。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performance_schema = 1
skip-locking|skip-external-locking
避免MySQL的外部锁定,减少出错几率增强稳定性。
5以前版本skip-locking,新版本skip-external-locking
当外部锁定(external-locking)起作用时,每个进程若要访问数据表,则必须等待之前的进程完成操作并解除锁定。由于服务器访问数据表时经常需要等待解锁,因此在单服务器环境下external locking会让MySQL性能下降。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skip-locking | skip-external-locking
skip-name-resolve
禁止MySQL对外部连接进行DNS解析,使用这一选项可以消除MySQL进行DNS解析的时间。但需要注意,如果开启该选项,则所有远程主机连接授权都要使用IP地址方式,否则MySQL将无法正常处理连接请求!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skip-name-resolve
table_cache
它的作用就是缓存表文件描述符,降低打开关闭表的频率
mysql只有一个全局锁来控制打开和关闭表,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少个线程在并行执行,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打开或关闭表,这也就会出现很多死锁,别的线程等待那个全局锁
相应地增加了cpu的消耗,延长了其他链接线程执行sql的时间,降低系统性能。所以在保证table_cache够用的情况下,尽量保持table_cache足够小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table_cache = 128K
init_connect
init_connect是用户登录到数据库上之后,默认执行里面的内容,类似Linux系统的/etc/profile。在用户操作前,可以先进行设定字符集,或者初始化一些东西。
但内容里面语法有问题,会导致用户从mysql退出。init_connect 对具有super 权限的用户是无效的。
查询:
在线配置: set global init_connect=set autocommit=0; set names gbk;'
配置文件:init_connect='set autocommit=0; set names gbk;'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参考实验
明确时间戳默认null方式。如果高于5.5.6版本,创建如下
create table mytime (
id int,
atime timestamp not null,
ctime timestamp not null
);
出现如下错误,将变量改为true即可
ERROR 1067 (42000): Invalid default value for ‘ctime’
=false时,按照如下规则”初始化”:
未明确声明为NULL属性的TIMESTAMP列被分配为NOT NULL属性。 (其他数据类型的列,如果未显式声明为NOT NULL,则允许NULL值。)将此列设置为NULL将其设置为当前时间戳。
表中的第一个TIMESTAMP列(如果未声明为NULL属性或显式DEFAULT或ON UPDATE子句)将自动分配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和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属性。
第一个之后的TIMESTAMP列(如果未声明为NULL属性或显式DEFAULT子句)将自动分配DEFAULT’0000-00-00 00:00:00’(“零”时间戳)。 对于不指定此列的显式值的插入行,该列将分配“0000-00-00 00:00:00”,并且不会发生警告。
=true时,按照如下规则”初始化”:
未明确声明为NOT NULL的TIMESTAMP列允许NULL值。 将此列设置为NULL将其设置为NULL,而不是当前时间戳。
没有TIMESTAMP列自动分配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或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属性。 必须明确指定这些属性。
声明为NOT NULL且没有显式DEFAULT子句的TIMESTAMP列被视为没有默认值。 对于不为此列指定显式值的插入行,结果取决于SQL模式。 如果启用了严格的SQL模式,则会发生错误。 如果未启用严格的SQL模式,则会为列分配隐式默认值“0000-00-00 00:00:00”,并发出警告。 这类似于MySQL如何处理其他时间类型,如DATETIME。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false
transaction-isolation
修改事务隔离级别
可选参数有:READ-UNCOMMITTED, READ-COMMITTED, REPEATABLE-READ, SERIALIZABLE。默认REPEATABLE-READ
查询:
在线配置:set glo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配置文件:transaction-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key_buffer_size
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它决定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
用show global status like 'key_read%';命令获得的
key_reads/key_read_requests,比例至少是1:100,1:1000更好。如果比例太小,可以调大key_buffer_size值。
key_buffer_size只对MyISAM表起作用。即使你不使用MyISAM表,但是内部的临时磁盘表是MyISAM表,也要使用该值。
对于1G内存的机器,如果不使用MyISAM表,推荐值是16M(8-64M)
对于64内存的机器,推荐256M。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key_buffer_size = 16M
table_open_cache
指定表高速缓存的大小。每当MySQL访问一个表时,如果在表缓冲区中还有空间,该表就被打开并放入其中,这样可以更快地访问表内容。
可以用sql语句SHOW variables LIKE '%table_open_cache%';获得table_open_cache参数,这是缓存的表。
用SHOW GLOBAL STATUS LIKE 'Open%tables';获得open_tables参数。这是打开的表。
如果open_tables等于table_open_cache,并且opened_tables在不断增长,那么你就需要增加table_open_cache的值了。因为mysql正在将缓存的表释放以容纳新的表。
建议:
Open_tables / Opened_tables >= 0.85
Open_tables / table_open_cache <= 0.95
64G内存8千到2万,2G内存512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table_open_cache%';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table_open_cache = 8000
sort_buffer_size
系统中对数据进行排序的时候用到的Buffer。是针对单个线程的,所以当多个线程同时进行排序的时候,系统中就会出现多个sort buffer。默认256K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增大sort buffer的大小来提高order by或者group by的处理性能。Sort_Buffer_Size 并不是越大越好,由于是connection级的参数,过大的设置+高并发会耗尽系统内存资源。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sort_buffer_size%';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sort_buffer_size = 8M
join_buffer_size
当使用join命令时,为了减少参与join的“被驱动表”的读取次数以提高性能,需要使用到join buffer来协助完成join操作
当join buffer 太小,MySQL不会将该buffer存入磁盘文件而是先将join buffer中的结果与需求join的表进行操作,然后清空join buffer中的数据,继续将剩余的结果集写入次buffer中,如此往复,这势必会造成被驱动表需要被多次读取,成倍增加IO访问,降低效率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join_buffer_size = 8M
read_rnd_buffer_size
这个变量用于读取MyISAM表,对于任何存储引擎用于Multi-Range Read optimization.
当读取行从一个MyISAM 表按排序顺序跟着一个key-sorting operation,记录从这个buffer读取,避免磁盘寻址See Section 8.2.1.15, “ORDER BY Optimization”.
如果你有很多order by 查询语句,增长这值能够提升性能。这个是一个buffer 分配给每个客户端,因此你不能设置全局变量为一个大的值。相反,只改变session 变量对那些客户端需要运行大的查询。
查询:
在线配置:SET GLOBAL read_rnd_buffer_size = 810241024;
配置文件:read_rnd_buffer_size = 8M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当对MyISAM表执行repair table或创建索引时,用以缓存排序索引
设置太小时可能会遇到” myisam_sort_buffer_size is too small”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64M
query_cache_size|query_cache_type
参考
MySQL查询缓存保存查询返回的完整结果。当查询命中该缓存,会立刻返回结果,跳过了解析,优化和执行阶段。
query_cache_size用于设置查询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写多读少的高并发情况下,就会频繁变更缓存。
查询缓存会跟踪查询中涉及的每个表,如果这写表发生变化,那么和这个表相关的所有缓存都将失效。
query_cache_type决定是否缓存查询结果。这个变量有三个取值:0,1,2,0时表示关闭,1时表示打开,2表示只要select 中明确指定SQL_CACHE才缓存
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thread_cache_size’;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query_cache_size = 64M | query_cache_type = 0
innodb-file-per-table
MySQL InnoDB引擎 默认会将所有的数据库InnoDB引擎的表数据存储在一个共享空间中:ibdata1,当增删数据库的时候,ibdata1文件不会自动收缩,单个数据库的备份也将成为问题。通常只能将数据使用mysqldump 导出,然后再导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启用了innodb_file_per_talbe参数,需要注意的是每张表的表空间内存放的只是数据、索引和插入缓冲Bitmap页,其他数据如:回滚信息、插入缓冲索引页、系统事物信息、二次写缓冲(Double write buffer)等还是放在原来的共享表空间内。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使启用了innodb_file_per_table参数共享表空间还是会不断的增加其大小的。
独立表空间优缺点:
优点:
1:每个表的数据、索引存放在自己单独的表空间中。
2:空间可以回收(drop/truncate table 方式操作表空间不能自动回收)
3:对于独立的表空间、碎片影响的性能要低于共享表空间
缺点:
单表增加比共享表空间方式更大
结论: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有一些优势,但在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
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一下 innodb_open_files 参数。
tmp_table_size|max_heap_table_size
它规定了内部内存临时表的最大值,每个线程都要分配。(实际起限制作用的是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的最小值。)如果内存临时表超出了限制,MySQL就会自动地把它转化为基于磁盘的MyISAM表,存储在指定的tmpdir目录下。
优化查询语句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临时表,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要保证这些临时表是存在内存中的。
如果需要的话并且你有很多group by语句,并且你有很多内存,增大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的值。这个变量不适用与用户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
建议尽量优化查询,要确保查询过程中生成的临时表在内存中,避免临时表过大导致生成基于硬盘的MyISAM表。
使用sql命令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reated_tmp%';来获得信息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0 |
| Created_tmp_files | 6 |
| Created_tmp_tables | 12 |
+————————————-+———-+
每次创建临时表,Created_tmp_tables增加,如果临时表大小超过tmp_table_size,则是在磁盘上创建临时表,Created_tmp_disk_tables也增加,Created_tmp_files表示MySQL服务创建的临时文件文件数,比较理想的配置是: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100% <= 25%比如上面的服务器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100% =1.20%,应该相当好了
默认为16M,可调到64-256最佳,线程独占,太大可能内存不够I/O堵塞。如果动态页面要调大点,100M以上,如果网站大部分都是静态内容,一般64M足够。
max_heap_table_size控制用户可以创建多大的内存表,防止创建一个特别多大的内存表而耗尽资源。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tmp_table_size = 256M | max_heap_table_size = 64M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和key_buffer_size一样,这个参数同样也仅作用于使用 MyISAM存储引擎,用来缓存批量插入数据的时候临时缓存写入数据。当我们使用如下几种数据写入语句的时候,会使用这个内存区域来缓存批量结构的数据以帮助批量写入数据文件
查询:
在线配置:
配置文件: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4M
相关推荐
- 赶紧收藏!编程python基础知识,本文给你全部整理好了
-
想一起学习编程Python的同学,趁我粉丝少,可以留言、私信领编程资料~Python基础入门既然学习Python,那么至少得了解下这门编程语言,知道Python代码执行过程吧。Python的历...
- 创建绩效改进计划 (PIP) 的6个步骤
-
每个经理都必须与未能达到期望的员工抗衡,也许他们的表现下降了,他们被分配了新的任务并且无法处理它们,或者他们处理了自己的任务,但他们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破坏。许多公司转向警告系统,然后在这些情况下终止。...
- PI3K/AKT信号通路全解析:核心分子、上游激活与下游效应分子
-
PI3K/AKT/mTOR(PAM)信号通路是真核细胞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网络,作用于促进细胞存活、生长和细胞周期进程。PAM轴上生长因子向转录因子的信号传导受到与其他多条信号通路的多重交叉相互作用的...
- 互联网公司要求签PIP,裁员连N+1都没了?
-
2021年刚画上句号,令无数互联网公司从业者闻风丧胆的绩效公布时间就到了,脉脉上已然炸了锅。阿里3.25、腾讯二星、百度四挡、美团绩效C,虽然名称五花八门,实际上都代表了差绩效。拿到差绩效,非但不能晋...
- Python自动化办公应用学习笔记3—— pip工具安装
-
3.1pip工具安装最常用且最高效的Python第三方库安装方式是采用pip工具安装。pip是Python包管理工具,提供了对Python包的查找、下载、安装、卸载的功能。pip是Python官方提...
- 单片机都是相通的_单片机是串行还是并行
-
作为一个七年的从业者,单片机对于我个人而言它是一种可编程的器件,现在长见到的电子产品中几乎都有单片机的身影,它们是以单片机为核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搭建不同的电路,从8位的单片机到32位的单片机,甚...
- STM32F0单片机快速入门八 聊聊 Coolie DMA
-
1.苦力DMA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世上本没有DMA,需要搬运的数据多了,便有了DMA。大多数同学应该没有在项目中用过这个东西,因为一般情况下也真不需要这个东西。在早期的单片机中...
- 放弃51单片机,直接学习STM32开发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
学习51单片机并非仅仅是为了学习51本身,而是通过它学习一种方法,即如何仅仅依靠Datasheet和例程来学习一种新的芯片。51单片机相对较简单,是这个过程中最容易上手的选择,而AVR单片机则更为复杂...
- STM32串口通信基本原理_stm32串口原理图
-
通信接口背景知识设备之间通信的方式一般情况下,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分成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并行与串行通信的区别如下表所示。串行通信的分类1、按照数据传送方向,分为: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
- 单片机的程序有多大?_单片机的程序有多大内存
-
之前一直很奇怪一个问题,每次写好单片机程序之后,用烧录软件进行烧录时,能看到烧录文件也就是hex的文件大小:我用的单片机芯片是STM32F103C8T6,程序储存器(flash)只有64K。从...
- 解析STM32单片机定时器编码器模式及其应用场景
-
本文将对STM32单片机定时器编码器模式进行详细解析,包括介绍不同的编码器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应用场景。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STM32单片机定时器编码器模式有全面的了解。一、引言...
- 两STM32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_两个32单片机间串口通信
-
一、实验思路连接两个STM32单片机的串口引脚,单片机A进行发送,单片机B进行接收。单片机B根据接收到单片机A的指令来点亮或熄灭板载LED灯,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是否通讯成功。二、实验器材两套STM32...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考勤机设计_基于51单片机的指纹考勤机
-
一、设计背景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在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智能化信息处理已是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和客观审查的最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国内很多公司都在加强对企业人员的管理,考勤作为企业的基础管理,是公司...
- STM32单片机详细教学(二):STM32系列单片机的介绍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STM32系列单片机,文章末尾附有本毕业设计的论文和源码的获取方式,可进群免费领取。前言STM32系列芯片是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ARMCortexM...
- STM32单片机的 Hard-Fault 硬件错误问题追踪与分析
-
有过单片机开发经验的人应该都会遇到过硬件错误(Hard-Fault)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些问题比较容易查找,有些就查找起来很麻烦,甚至可能很久都找不到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特别是有时候出现一次,后...
- 一周热门
-
-
【验证码逆向专栏】vaptcha 手势验证码逆向分析
-
Python实现人事自动打卡,再也不会被批评
-
Psutil + Flask + Pyecharts + Bootstrap 开发动态可视化系统监控
-
一个解决支持HTML/CSS/JS网页转PDF(高质量)的终极解决方案
-
再见Swagger UI 国人开源了一款超好用的 API 文档生成框架,真香
-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怎么弄
-
C++ std::vector 简介
-
飞牛OS入门安装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
系统C盘清理:微信PC端文件清理,扩大C盘可用空间步骤
-
10款高性能NAS丨双十一必看,轻松搞定虚拟机、Docker、软路由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ython判断字典是否为空 (50)
- crontab每周一执行 (48)
- aes和des区别 (43)
- bash脚本和shell脚本的区别 (35)
- canvas库 (33)
- dataframe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35)
- gitlab日志 (33)
- lua xpcall (36)
- blob转json (33)
- python判断是否在列表中 (34)
- python html转pdf (36)
- 安装指定版本npm (37)
- idea搜索jar包内容 (33)
- css鼠标悬停出现隐藏的文字 (34)
- linux nacos启动命令 (33)
- gitlab 日志 (36)
- adb pull (37)
- python判断元素在不在列表里 (34)
- python 字典删除元素 (34)
- vscode切换git分支 (35)
- python bytes转16进制 (35)
- grep前后几行 (34)
- hashmap转list (35)
- c++ 字符串查找 (35)
- mysql刷新权限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