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liuian 2024-12-02 22:28 41 浏览
二维码生成原理(即工作原理):
二维码官方叫版本Version。Version 1是21 x 21的矩阵,Version 2是 25 x 25的矩阵,Version 3是29的尺寸,每增加一个version,就会增加4的尺寸,公式是:(V-1)*4 + 21(V是版本号) 最高Version 40,(40-1)*4+21 = 177,所以最高是177 x 177 的正方形。
下面是一个二维码的样例:
1、定位图案
Position Detection Pattern是定位图案,用于标记二维码的矩形大小。这三个定位图案有白边叫Separators for Postion Detection Patterns。之所以三个而不是四个意思就是三个就可以标识一个矩形了。
Timing Patterns也是用于定位的。原因是二维码有40种尺寸,尺寸过大了后需要有根标准线,不然扫描的时候可能会扫歪了。
Alignment Patterns 只有Version 2以上(包括Version2)的二维码需要这个东东,同样是为了定位用的。
2、功能性数据
Format Information 存在于所有的尺寸中,用于存放一些格式化数据的。
Version Information 在 >= Version 7以上,需要预留两块3 x 6的区域存放一些版本信息。
数据码和纠错码
除了上述的那些地方,剩下的地方存放 Data Code 数据码 和 Error Correction Code 纠错码。
3、数据编码
QR码支持如下的编码:
Numeric mode 数字编码,从0到9。如果需要编码的数字的个数不是3的倍数,那么,最后剩下的1或2位数会被转成4或7bits,则其它的每3位数字会被编成 10,12,14bits,编成多长还要看二维码的尺寸(下面有一个表Table 3说明了这点)
Alphanumeric mode 字符编码。包括 0-9,大写的A到Z(没有小写),以及符号$ % * + – . / : 包括空格。这些字符会映射成一个字符索引表。如下所示:(其中的SP是空格,Char是字符,Value是其索引值) 编码的过程是把字符两两分组,然后转成下表的45进制,然后转成11bits的二进制,如果最后有一个落单的,那就转成6bits的二进制。而编码模式和 字符的个数需要根据不同的Version尺寸编成9, 11或13个二进制(如下表中Table 3)
Byte mode, 字节编码,可以是0-255的ISO-8859-1字符。有些二维码的扫描器可以自动检测是否是UTF-8的编码。
Kanji mode 这是日文编码,也是双字节编码。同样,也可以用于中文编码。日文和汉字的编码会减去一个 值。如:在0X8140 to 0X9FFC中的字符会减去8140,在0XE040到0XEBBF中的字符要减去0XC140,然后把前两位拿出来乘以0XC0,然后再加上后两位,最 后转成13bit的编码。如下图示例:
Extended Channel Interpretation (ECI) mode 主要用于特殊的字符集。并不是所有的扫描器都支持这种编码。
Structured Append mode 用于混合编码,也就是说,这个二维码中包含了多种编码格式。
FNC1 mode 这种编码方式主要是给一些特殊的工业或行业用的。比如GS1条形码之类的。
简单起见,后面三种不会在本文 中讨论。
下面两张表中,
Table 2 是各个编码格式的“编号”,这个东西要写在Format Information中。注:中文是1101
Table 3 表示了,不同版本(尺寸)的二维码,对于,数字,字符,字节和Kanji模式下,对于单个编码的2进制的位数。(在二维码的规格说明书中,有各种各样的编码规范表,后面还会提到)
示例一:数字编码
在Version 1的尺寸下,纠错级别为H的情况下,编码: 01234567
把上述数字分成三组: 012 345 67
把他们转成二进制: 012 转成 0000001100; 345 转成 0101011001; 67 转成 1000011。
把这三个二进制串起来: 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把数字的个数转成二进制 (version 1-H是10 bits ): 8个数字的二进制是 0000001000
把数字编码的标志0001和第4步的编码加到前面: 0001 0000001000 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示例二:字符编码
在Version 1的尺寸下,纠错级别为H的情况下,编码: AC-42
1. 从字符索引表中找到 AC-42 这五个字条的索引 (10,12,41,4,2)
2. 两两分组: (10,12) (41,4) (2)
3.把每一组转成11bits的二进制:
(10,12) 10*45+12 等于 462 转成 00111001110
(41,4) 41*45+4 等于 1849 转成 11100111001
(2) 等于 2 转成 000010
4. 把这些二进制连接起来:00111001110 11100111001 000010
5. 把字符的个数转成二进制 (Version 1-H为9 bits ): 5个字符,5转成 000000101
6. 在头上加上编码标识 0010 和第5步的个数编码: 0010 000000101 00111001110 11100111001 000010
结束符和补齐符
假如我们有个HELLO WORLD的字符串要编码,根据上面的示例二,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编码,
编码
字符数
HELLO WORLD的编码
0010 000001011 01100001011 01111000110 10001011100 10110111000 10011010100 001101
我们还要加上结束符:
编码
字符数
HELLO WORLD的编码
结束
0010 000001011 01100001011 01111000110 10001011100 10110111000 10011010100 001101 0000
按8bits重排
如果所有的编码加起来不是8个倍数我们还要在后面加上足够的0,比如上面一共有78个bits,所以,我们还要加上2个0,然后按8个bits分好组:
00100000 01011011 00001011 01111000 11010001 01110010 11011100 01001101 01000011 01000000
补齐码(Padding Bytes)
最后,如果如果还没有达到我们最大的bits数的限制,我们还要加一些补齐码(Padding Bytes),Padding Bytes就是重复下面的两个bytes:11101100 00010001 (这两个二进制转成十进制是236和17,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Spec上是这么写的)关于每一个Version的每一种纠错级别的最大Bits限 制,可以参看QR Code Spec的第28页到32页的Table-7一表。
假设我们需要编码的是Version 1的Q纠错级,那么,其最大需要104个bits,而我们上面只有80个bits,所以,还需要24个bits,也就是需要3个Padding Bytes,我们就添加三个,于是得到下面的编码:
00100000 01011011 00001011 01111000 11010001 01110010 11011100 01001101 01000011 01000000 11101100 00010001 11101100
纠错码
上面我们说到了一些纠错级别,Error Correction Code Level,二维码中有四种级别的纠错,这就是为什么二维码有残缺还能扫出来,也就是为什么有人在二维码的中心位置加入图标。
错误修正容量
L水平 7%的字码可被修正
M水平 15%的字码可被修正
Q水平 25%的字码可被修正
H水平 30%的字码可被修正
那么,QR是怎么对数据码加上纠错码的?首先,我们需要对数据码进行分组,也就是分成不同的Block,然后对各个Block进行纠错编码,对于如何分组,我们可以查看QR Code Spec的第33页到44页的Table-13到Table-22的定义表。注意最后两列:
Number of Error Code Correction Blocks :需要分多少个块。
Error Correction Code Per Blocks:每一个块中的code个数,所谓的code的个数,也就是有多少个8bits的字节。
举个例子:上述的Version 5 + Q纠错级:需要4个Blocks(2个Blocks为一组,共两组),头一组的两个Blocks中各15个bits数据 + 各 9个bits的纠错码(注:表中的codewords就是一个8bits的byte)(再注:最后一例中的(c, k, r )的公式为:c = k + 2 * r,因为后脚注解释了:纠错码的容量小于纠错码的一半)
对每个块的纠错码
1 1 67 85 70 134 87 38 85 194 119 50 6 18 6 103 38 213 199 11 45 115 247 241 223 229 248 154 117 154 111 86 161 111 39
2 246 246 66 7 118 134 242 7 38 86 22 198 199 146 6 87 204 96 60 202 182 124 157 200 134 27 129 209 17 163 163 120 133
2 1 182 230 247 119 50 7 118 134 87 38 82 6 134 151 50 7 148 116 177 212 76 133 75 242 238 76 195 230 189 10 108 240 192 141
2 70 247 118 86 194 6 151 50 16 236 17 236 17 236 17 236 235 159 5 173 24 147 59 33 106 40 255 172 82 2 131 32 178 236
注:二维码的纠错码主要是通过Reed-Solomon error correction(里 德-所罗门纠错算法)来实现的。对于这个算法,对于我来说是相当的复杂,里面有很多的数学计算,最终编码。
穿插放置
二维码的混乱技术还没有玩完,它还要把数据码和纠错码的各个codewords交替放在一起。如何交替呢,规则如下:
对于数据码:把每个块的第一个codewords先拿出来按顺度排列好,然后再取第一块的第二个,如此类推。如:上述示例中的Data Codewords如下:
块 1 67 85 70 134 87 38 85 194 119 50 6 18 6 103 38
块 2 246 246 66 7 118 134 242 7 38 86 22 198 199 146 6
块 3 182 230 247 119 50 7 118 134 87 38 82 6 134 151 50 7
块 4 70 247 118 86 194 6 151 50 16 236 17 236 17 236 17 236
我们先取第一列的:67, 246, 182, 70
然后再取第二列的:67, 246, 182, 70, 85,246,230 ,247
如此类推:67, 246, 182, 70, 85,246,230 ,247 ……… ……… ,38,6,50,17,7,236
对于纠错码,也是一样:
块 1 213 199 11 45 115 247 241 223 229 248 154 117 154 111 86 161 111 39
块 2 87 204 96 60 202 182 124 157 200 134 27 129 209 17 163 163 120 133
块 3 148 116 177 212 76 133 75 242 238 76 195 230 189 10 108 240 192 141
块 4 235 159 5 173 24 147 59 33 106 40 255 172 82 2 131 32 178 236
和数据码取的一样,得到:213,87,148,235,199,204,116,159,…… …… 39,133,141,236
然后,再把这两组放在一起(纠错码放在数据码之后)得到:
67, 246, 182, 70, 85, 246, 230, 247, 70, 66, 247, 118, 134, 7, 119, 86, 87, 118, 50, 194, 38, 134, 7, 6, 85, 242, 118, 151, 194, 7, 134, 50, 119, 38, 87, 16, 50, 86, 38, 236, 6, 22, 82, 17, 18, 198, 6, 236, 6, 199, 134, 17, 103, 146, 151, 236, 38, 6, 50, 17, 7, 236, 213, 87, 148, 235, 199, 204, 116, 159, 11, 96, 177, 5, 45, 60, 212, 173, 115, 202, 76, 24, 247, 182, 133, 147, 241, 124, 75, 59, 223, 157, 242, 33, 229, 200, 238, 106, 248, 134, 76, 40, 154, 27, 195, 255, 117, 129, 230, 172, 154, 209, 189, 82, 111, 17, 10, 2, 86, 163, 108, 131, 161, 163, 240, 32, 111, 120, 192, 178, 39, 133, 141, 236
Remainder Bits
最后再加上Reminder Bits,对于某些Version的QR,上面的还不够长度,还要加上Remainder Bits,比如:上述的5Q版的二维码,还要加上7个bits,Remainder Bits加零就好了。关于哪些Version需要多少个Remainder bit,可以参看QR Code Spec的第15页的Table-1的定义表。
4、画二维码图
Position Detection Pattern
首先,先把Position Detection图案画在三个角上。
Alignment Pattern
然后,再把Alignment图案画上
关于Alignment的位置,可以查看QR Code Spec的第81页的Table-E.1的定义表(下表是不完全表格)
下图是根据上述表格中的Version8的一个例子(6,24,42)
Timing Pattern
接下来是Timing Pattern的线(这个不用多说了)
Format Information
再接下来是Formation Information,下图中的蓝色部分。
Format Information是一个15个bits的信息,每一个bit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的Dark Module,那是永远出现的)
这15个bits中包括:
5个数据bits:其中,2个bits用于表示使用什么样的Error Correction Level, 3个bits表示使用什么样的Mask
10个纠错bits。主要通过BCH Code来计算
然后15个bits还要与101010000010010做XOR操作。这样就保证不会因为我们选用了00的纠错级别,以及000的Mask,从重造成全部为白色,这会增加我们的扫描器的图像识别的困难。
下面是一个示例:
关于Error Correction Level如下表所示:
关于Mask图案如后面的Table 23所示。
Version Information
再接下来是Version Information(版本7以后需要这个编码),下图中的蓝色部分。
Version Information一共是18个bits,其中包括6个bits的版本号以及12个bits的纠错码,下面是一个示例:
而其填充位置如下:
数据和数据纠错码
然后是填接我们的最终编码,最终编码的填充方式如下:从左下角开始沿着红线填我们的各个bits,1是黑色,0是白色。如果遇到了上面的非数据区,则绕开或跳过。
5、掩码图案
这样下来,图就填好了,但是,也许那些点并不均衡,所以还要做Masking操作QR的Spec中说了,QR有8个 Mask可以使用,如下所示:其中,各个mask的公式在各个图下面。所谓mask,说白了,就是和上面生成的图做XOR操作。Mask只会和数据区进 行XOR,不会影响功能区。
其Mask的标识码如下所示:(其中的i,j分别对应于上图的x,y)
Mask过后的二维码就成最终的图了。
Baidu搜索“二维码应用平台”,可以找到很多免费的软件使用
相关推荐
- eino v0.4.5版本深度解析:接口类型处理优化与错误机制全面升级
-
近日,eino框架发布了v0.4.5版本,该版本在错误处理、类型安全、流处理机制以及代理配置注释等方面进行了多项优化与修复。本次更新共包含6个提交,涉及10个文件的修改,由2位贡献者共同完成。本文将详...
- SpringBoot异常处理_springboot异常注解
-
在SpringBoot中,异常处理是构建健壮、可维护Web应用的关键部分。良好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统一返回格式、提升用户体验、便于调试和监控。以下是SpringBoot中处理异常的完整指...
- Jenkins运维之路(Jenkins流水线改造Day02-1-容器项目)
-
这回对线上容器服务器的流水线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来满足目前线上的需求,还是会将所有的自动化脚本都放置到代码库中统一管理,我感觉一章不一定写的完,所以先给标题加了个-1,话不多说开干1.本次流水线的流程设计...
- 告别宕机!零基础搭建服务器监控告警系统!小白也能学会!
-
前言本文将带你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一个完整的服务器指标监控与邮件告警系统,使用的技术栈均为业界主流、稳定可靠的开源工具:Prometheus:云原生时代的监控王者,擅长指标采集与告警规则定义Node_...
- httprunner实战接口测试笔记,拿走不谢
-
每天进步一点点,关注我们哦,每天分享测试技术文章本文章出自【码同学软件测试】码同学公众号:自动化软件测试码同学抖音号:小码哥聊软件测试01开始安装跟创建项目pipinstallhttprunne...
- 基于JMeter的性能压测平台实现_jmeter压测方案
-
这篇文章已经是两年前写的,短短两年时间,JMeter开源应用技术的发展已经是翻天覆地,最初由github开源项目zyanycall/stressTestPlatform形成的这款测试工具也开始慢...
- 12K+ Star!新一代的开源持续测试工具!
-
大家好,我是Java陈序员。在企业软件研发的持续交付流程中,测试环节往往是影响效率的关键瓶颈,用例管理混乱、接口调试复杂、团队协作不畅、与DevOps流程脱节等问题都能影响软件交付。今天,给大家...
- Spring Boot3 中分库分表之后如何合并查询
-
在当今互联网应用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对于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如何高效管理和查询海量数据成为了一项关键挑战。分库分表技术应运而生,它能有效缓解单库单表数据量过大带来的性能瓶颈。而在...
- 离线在docker镜像方式部署ragflow0.17.2
-
经常项目上会出现不能连外网的情况,要怎么使用ragflow镜像部署呢,这里提供详细的步骤。1、下载基础镜像根据docker-compose-base.yml及docker-compose.yml中的i...
- 看,教你手写一个最简单的SpringBoot Starter
-
何为Starter?想必大家都使用过SpringBoot,在SpringBoot项目中,使用最多的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Starter了。那何为Starter呢?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可拔插式...
- 《群星stellaris》军事基地跳出怎么办?解决方法一览
-
《群星stellaris》军事基地跳出情况有些小伙伴出现过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解决呢?玩家“gmjdadk”分享的自己的解决方法,看看能不能解决。我用英文原版、德语、法语和俄语四个版本对比了一下,结果...
- 数据开发工具dbt手拉手教程-03.定义数据源模型
-
本章节介绍在dbt项目中,如何定义数据源模型。定义并引入数据源通过Extract和Load方式加载到仓库中的数据,可以使用dbt中的sources组件进行定义和描述。通过在dbt中将这些数据集(表)声...
- docker compose 常用命令手册_docker-compose init
-
以下是DockerCompose常用命令手册,按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运维、构建配置、扩缩容、调试工具分类,附带参数解析、示例和关键说明,覆盖多容器编排核心场景:一、生命周期管理(核心命令...
- RagFlow与DeepSeek R1本地知识库搭建详细步骤及代码实现
-
一、环境准备硬件要求独立显卡(建议NVIDIAGPU,8GB显存以上)内存16GB以上,推荐32GB(处理大规模文档时更高效)SSD硬盘(加速文档解析与检索)软件安装bash#必装组件Docker...
- Docker Compose 配置更新指南_docker-compose配置
-
高效管理容器配置变更的最佳实践方法重启范围保留数据卷适用场景docker-composeup-d变更的服务常规配置更新--force-recreate指定/所有服务强制重建down→up流程...
- 一周热门
-
-
【验证码逆向专栏】vaptcha 手势验证码逆向分析
-
Python实现人事自动打卡,再也不会被批评
-
Psutil + Flask + Pyecharts + Bootstrap 开发动态可视化系统监控
-
一个解决支持HTML/CSS/JS网页转PDF(高质量)的终极解决方案
-
再见Swagger UI 国人开源了一款超好用的 API 文档生成框架,真香
-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 网页转成pdf文件的经验分享怎么弄
-
C++ std::vector 简介
-
飞牛OS入门安装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
系统C盘清理:微信PC端文件清理,扩大C盘可用空间步骤
-
10款高性能NAS丨双十一必看,轻松搞定虚拟机、Docker、软路由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ython判断字典是否为空 (50)
- crontab每周一执行 (48)
- aes和des区别 (43)
- bash脚本和shell脚本的区别 (35)
- canvas库 (33)
- dataframe筛选满足条件的行 (35)
- gitlab日志 (33)
- lua xpcall (36)
- blob转json (33)
- python判断是否在列表中 (34)
- python html转pdf (36)
- 安装指定版本npm (37)
- idea搜索jar包内容 (33)
- css鼠标悬停出现隐藏的文字 (34)
- linux nacos启动命令 (33)
- gitlab 日志 (36)
- adb pull (37)
- python判断元素在不在列表里 (34)
- python 字典删除元素 (34)
- vscode切换git分支 (35)
- python bytes转16进制 (35)
- grep前后几行 (34)
- hashmap转list (35)
- c++ 字符串查找 (35)
- mysql刷新权限 (34)